由于天气缘故原由,原定落地腾冲机场的航班将目的地变换为芒市机场,落地后游客再通过地面交通抵达腾冲,这样的处置惩罚方法已经成为保山、腾冲、芒市机场应对不正常天气的“通例操作”——在机场、空管、航空公司、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细密协作下,外地趟出了一条不正常天气下中小机场群协同生长的“新路子”,体现出立异、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生长理念,推动了云南民航业高质量生长。“保腾芒”滇西机场群逍遥协同生长研究项目是民航高质量生长研究中心开展的75个“民航高质量生长指标框架系统”(以下简称“指标框架系统”)课题研究试点项目之一。今年1月,包括该项目在内的首批26个民航高质量生长指标研究试点应用项目向民航高质量生长研究中心提交结题报告并接受了专家评估,评估效果令人欣喜。
将时间倒回22个月前,2019年5月,民航局宣布《中国民航高质量生长指标框架系统(试行)》;同年11月19日,为落实增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动指标框架系统落地生根,中国民航高质量生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经民航局批复在中国民航大学宣布建设。一年多已往,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对研究中心的事情予以充分一定:“民航高质量生长研究中心建设时间短,但事情效果多、效果好,逐渐树立了品牌,扩大了业内影响。”通过以新生长理念为引领,着力开展基础学术和应用研究,为推进和实现中国民航高质量生长施展了起劲助推作用。
应运而生:组建新型智库“生力军”
建设研究中心是民航局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主要行动。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泉源,肩负着知识生产与储备、生长趋势研判、重大问题计划设计、危害预判与应对、知识撒播等功效。随着社会生长,我国的智库建设也面临着新目的、新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周全深化刷新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增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设健全决议咨询制度”。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全深化刷新向导小组第六次聚会上强调,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增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生长新名堂”。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新时代智库建设指明偏向。
多年来,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均位居全球第二,作为手艺麋集型行业,中国民航的高质量生长需要越发科学、越发系统的智力支持,民航新型智库建设正当其时。民航局党组向来十分体贴和重视民航新型智库的建设。2018年9月,民航局党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强民航局新型智库建设的实验步伐》,提出“力争到2020年,民航局新型智库起源实现‘三个显着前进’和‘三个一’的目的”,标记着中国民航新型智库进入实验阶段。近年来,通过批复建设高校智库、开办中国民航生长政策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中策班”)、上线民航新型智库平台(ATT)等一系枚行动,中国民航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著希望。
2019年5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推进和实现民航高质量生长,民航局印发《中国民航高质量生长指标框架系统(试行)》(以下简称“《指标框架系统》”),明确了民航高质量生长的详细指标。为了更好落实指标框架系统,施展其指导、评价、规范民航高质量生长各项事情的作用,2019年11月,中国民航高质量生长研究中心经民航局批复建设。这个由学者、行业内外专家、研究生步队组成的研究中心以后肩负起“以新生长理念为引领,组织开展民航高质量生长相关基础学术和应用研究”的重任,力争深化“理念新、目的明、动力足、路径清、效益好”的民航高质量生长内在,更好实现和推进民航高质量生长。而在研究中心组织下开展的一系列中国民航高质量生长指标框架系统课题研究与试点项目,则通过研究实践,对《指标框架系统》举行验证完善,以使其成为推进民航高质量生长的可引领、可评价、可审核的有用政策工具。
钻石模子:奏响群策群力“协奏曲”
在中国民航大学南四教学楼4层,有2间不大的办公室,其中的资料柜里贮存着一摞摞海内外民航和其他综合交通业的果真资料,一张10余平米的大办公桌既是事情台,也是聚会桌,这里即是研究中心的办公场合。小房之内,天地无限,看似平庸无奇的办公室背后,一个由六方面实力组成的强盛“钻石模子”正在有机运行。“钻石模子”以民航局综合司为组织单位,以民航局相关司局及事业单位为指导单位,以获得批准的课题研究与试点申报单位(以下简称“试点单位”)为实验单位,以研究中心为学术支持单位,以中国民航报社出书社为平台支持单位,加上特约视察谈论员和中策班优异学员、ATT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六股劲”拧成“一股绳”,通过“多方加入、协同互动”的模式,推动指标框架系统课题研究与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的开展。
“钻石模子”的建设使得研究中心不必“孤军奋战”,而是“为虎傅翼”,特殊是民航局综合司作为组织单位,为研究中心的事情指明晰偏向,提供了要害指导支持。“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指引研究偏向、指导研究历程与组织协调资源等方面,资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体会高质量生长的内在,为我们提供了平台、经费、职员与主要资料的资源包管。”中国民航大学教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晓津体现。这一点在试点项目的开展历程中也获得体现。首都机场“大型国际枢纽高质量生长指标系统研究试点项目” (以下简称“首都机场试点项目”)获得了民航局综合司的直接指导,“通过涉及课题意义、内在和研究偏向、要领等的明确指导,试点项目的站位高度、研究质量以及科学性、适用性、可推广性获得包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妄想生长部营业司理郭凯萌说。
在“钻石模子”的运作历程中,研究中心与中策班、ATT等平台爆发了细密联系,未来自行业内外的优异人才汇聚到研究中心的项目之下,显露出智库的人才梯队建设功效。李晓津先容:“研究中心、中策班与ATT划分着重于专题研究、人才作育与知识撒播职能,来自中策班的优异学员和ATT专家成为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后,既能够为试点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又获得了恒久的研究平台。”广州白云机场装备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司理林育钿是一名ATT专家,同时也加入了多个试点项目的咨询建议事情,“来自高校、企业等差别单位的专家各有所长,在讨论、评审的历程中碰撞出精彩的头脑火花,关于试点项目的推进和专家小我私家的研究事情都有很大助益。”
政府部分组织指导,试点单位实验项目,智库平台协调理理,媒体平台宣传输出,专家团队咨询评审——在“钻石模子”的作用下,各单位、各组织能够各司其职,各取所长,包管资源组织、研究生产到效果输出的全历程,为试点项目的开展搭建起科学有用的治理机制。
汇聚实力:探索指标系统“试验点”
2019年11月,在研究中心宣布建设时,75个项目组成、49家单位加入的首批课题研究与试点项目名单也同时宣布。协调好各方资源,包管试点项目的顺遂推进,成为研究中心的应尽之责。
试点项目开展时代,研究中心施展桥梁纽带作用,为各课题项目组获取专家咨询资助随时“牵线搭桥”,将各课题项目组每季度提交的项目进度报告反响给专家,请专家提供意见建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金福加入了多个试点项目线上审查、线下答辩和结题评审事情,他对研究中心的组织事情十分认可:“在研究中心为专家们建设的群聊组中,指标框架系统宣讲、项目治理节点安排、项目报告网络分发、资助专家和试点单位联系交流等事情都获得了高效开展。”
一边将专业指导“送上门”,一边为交流学习“搭好台”。2020年3月、5月,民航局综合司团结研究中心划分召开2次网络视频聚会,组织75个项目组举行线上交流。2020年9月,“民航高质量指标研究及试点应用”中期钻研会在昆明召开,13位评议专家、22个项目组到会交流,旅行“保腾芒”滇西机场群逍遥协同生长研究项目效果。“不少试点单位在参会后获得启发,研究能力有所提升,发力偏向越发准确。”林育钿说。
科学高效的治理体制和事情机制作育了试点项目的优异效果,指标框架系统对民航高质量生长的指导、评价、规范作用获得彰显。郭凯萌叹息,指标框架系统剖析测算为首都机场开出了一张精准的是非板“体检单”,提升了各人对差别生长指标间相互作用的熟悉。首都机场试点项目在海内首次提出企业级高质量生长指数——首都机场高质量生长指数,且仅用1年时间便提前完成研究使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司理韩志亮体现,“指标框架系统”的治理逻辑对首都机场“再造国门”有高度的指导意义,既有“高质量生长”的想法,又有“指标框架系统”的步伐,研究效果为高质量“再造国门”施展了主要的引领作用。
试点项目还通过指标框架系统的落地实验,实现了对试点单位的生长引领。由研究中心支持,民航局空管局、民航华东地区空管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的“空管系统高质量生长指标系统研究试点项目”,团结“四强空管”建设偏向,提出了民航空管系统高质量生长内在,构建了民航空管高质量生长的基础指标和特征指标系统,首次提出并测算了天下民航空管系统高质量生长指数和华东空管高质量生长指数,并将研究效果与现真相形举行比照剖析,同时部分指标已纳入《民航空管系统第十四个五年生长妄想》的生长指标。“指标框架系统既是评估生长的‘温度计’,也是引领生长的‘指向标’。”民航局空管局战略生长部副部长刘芳子说。
在研究中试点,在试点中研究,研究试点一体化是指标框架系统试点项目的一大特点。中国民航大学教授、“保腾芒”滇西机场群逍遥协同生长项目课题组认真人李艳伟对此感伤颇深,“项目取得好的效果,需要‘理论方’与‘实践方’配合起劲,犹如硬币的A面B面是不可支解的整体。理论运用于实践才具有生命力,实践中体现理论头脑才华系统化、可推广。”
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指标框架系统中的各项指标通过试点项目对其科学性、可行性举行验证,又将被纳入行业统计标准,指导行业生长。据民航局生长妄想司反响,《民航综合统计视察制度》(修订稿)已完成,基本实现了与指标框架系统相衔接。据此收罗、统计指标数据,可对“十四五”时代行业高质量生长情形举行监测剖析,为高质量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集中发力:开出民航强国“评估单”
今年1月,《中国民航生长阶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在2021年天下民航事情聚会、天下民航清静事情聚会时代正式宣布。这部凝聚了研究中心体例团队3个月心血的《评估报告》,是建设在研究中心民航高质量生长数据库(ADI数据库)、《中外民航生长较量研究(2019)》报告基础上的一次集中发力,充分展现出研究中心作为新型智库的研究实力与行业领先职位。《评估报告》以指标框架系统为基础,针对民航强国的8个基本特征内在构建中国民航生长阶段评估指标系统,以5年为时间规模,选取16个国家举行横向较量,获得了“我国基本具备了简单航空运输强国特征,将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的主要结论,并对以后一个时期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的重点使命和相关战略提出了意见、建议。
为什么要建设指标框架系统、体例《评估报告》?民航局综合司以为,2020年是“一加速两实现”民航强国战略历程中,“加速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跨越”的目的年,也是由“十三五”向“十四五”转换的要害时间节点。2020年,加速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跨越的目的有没有实现?迈向“十四五”,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行业生长的驻足点是什么?进入“十四五”时期,民航行业的生长使命和特点有哪些?这些主要问题都与民航强国建设息息相关。《评估报告》通过科学严谨的论证,得出了令人信服的剖析、评估和判断,为民航局党组判断行业生长的阶段性特点、在“十四五”时代调解民航总体事情思绪,谋划“十四五”时期行业生长等提供了实证支持。
《评估报告》的体例由民航局综合司和研究中心配合加入,同时还向20余位来自海内高校、企业、民航组织的专家举行了咨询,并约请5位专家举行审校。“政府部分的站位更高,对政策的掌握越发到位,而研究中心的先生们、同砚们则具有学术视角和数据资源的积累,双方各取所长,包管了《评估报告》的科学性、适用性。”民航局整理中心营业主管、体例团队成员赵树龙体现。在《评估报告》的编写历程中,每周一次且长达4、5个小时的视频聚会令不少体例团队成员影象犹新,偏向的明晰、看法的碰撞、思绪的梳理,都在一次次聚会中转化为扎实的报告效果。“通过综合司的深入指导和体例团队的充分讨论,各人对民航强海内在的明确越发深刻,体例思绪越发清晰。”中国民航大学教授、体例团队成员陈芳说。
《评估报告》宣布后,行业内外纷纷瞩目,给予了诸多一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体例团队听到的普遍反响,“各人既惊讶于我国民航的快速生长,又在看到相关叙述后感受到‘简单航空运输强国’的结论水到渠成。”体例团队内部同样有类似的感受。中国民航大学副教授、体例团队成员刘玲莉说:“通过《评估报告》,我们既能看到中国民航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生长成绩,也能看到未来生长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建设民航强国的热情越发高涨。”下一步,《评估报告》将在增补完善后集结出书,其研究效果的影响力和发动力将进一步提升。
“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推动生长而研究。”这是研究中心事情职员的配合心声。接下来,研究中心将在民航局党组向导下,充分验展大数据的头脑要领与细腻化的治理手段,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凝聚行业内优异专业人才,将研究事情与行业生长的现实需要相团结,在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一连发力,打造既有鲜明自身特色、又能服务行业高质量生长的民航智库。(《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潘瑾瑜)